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彩灯百科
彩灯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11 21:58:16 | 点击次数:

汉代

元宵节到来之时,民间多有放花灯的习俗,到处灯火辉煌,宛如白昼。放灯习俗起源于汉代。汉明帝永平年间,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亲自到寺院张灯祭神,以对神佛的尊敬,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并命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以敬佛法。此后这种佛教礼仪便流传到民间,年年上元之夜,张灯结彩,通宵达旦,这就是元宵节的由来。汉代也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入咸阳宫,秦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口衔灯,燃则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盈盈。”


隋朝

隋朝时期,元宵灯笼关键词是高。敦煌第433窟中,就出现了9层灯轮的壮观景象,逐级递增的“塔状”造型特征,俨然像是一颗简化版的圣诞树。此外,隋朝的元夜灯节仍有佛教的影响。隋炀帝诗中多次写到过“法轮”、“梵声”。法轮是佛家法会上,除点灯笼之外特制的一种灯轮,或称花树,灯轮即所谓法王轮,轮上挂若干盏灯彩,是法会上的主要供具。炀帝一反其父隋文帝压抑观灯的做法,将元夕灯节的规模、场面以及娱乐活动发展到空前的程度。《资治通鉴隋纪》中写道:正月十五日夜晚洛阳端门一带“戏场默默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从传承线路、节日主题、活动内容、规模形制、社会各层面的参与程度看,中国的元宵灯节在隋代已完全形成并基本定型。

唐代

唐朝治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国力强盛,八方来拜。元宵灯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受到经济文化的有力驱动和威慑四方的政治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活动规模相当浩大,观灯人潮万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有名的司南花灯则在唐玄宗时期就有记载,“灯从唐朝梨园起,灯从唐朝园内生”,这句诗不仅见证的国粹京剧的起源地,也见证了花灯在这个时期的开始。玄宗时亦延续西汉弛禁制度,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后三夜取消宵禁,扩大实施“放夜”, 方便人民赏灯,唐朝的皇帝们为了显示“与民同乐”,不仅自己微行逛街观灯,而且允许皇亲国戚及臣僚观灯。并且在元宵及前后各一日,各官署都要停止办公。甚至连平时执行夜禁的武装部队这三夜之中也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观灯游乐了。百姓即使拥近宫城,御林军也不得干涉。唐代历朝皇帝例行于元宵之夜“御楼观灯”;以庆天下太平,以示普天同庆。


唐代的元宵灯节、灯会中制灯工艺更趋精美完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唐刘肃所撰《大唐新语》卷八云:“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驰禁,物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作者数百人,惟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三人为绝唱。”景云二年元宵灯会,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光焰四射,照亮大半个宫城,宫女千余人在灯轮之下载歌载舞,成一代盛观。唐玄宗时,这位颇有才气的风流皇帝更注重灯品的精巧、灯会的排场和娱乐的多样化。“白露转花、黄龙吐水”的记述,证明当时已经能制作可以启动、转动、制动的灯组了。这也是记载中最早可以转动的灯组。

宋代

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但彩灯此项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发扬光大,使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而且宋代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宋太祖赵匡胤削平群雄后宣称:“朝廷无事,区宇咸宁,况年谷之屡丰,宜士民之纵乐”。并将唐代开创的元宵灯节的放灯由三天增加为五天,周密的 《武林旧事》更记述了南宋京城杭州元夕的灯市繁华,灯品精美,“百艺群工,竞呈奇技”的盛况风情。终宋一朝, 元宵灯会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景观之瑰丽,灯具之奇巧,又跨越了前代。此外,宋代灯节上,机械传动的大型灯组逐渐增加,在开封,有人更用辘轳把水引到灯山最高处,用大木柜贮放,“逐时放下,如瀑布状”,又用草把扎缚成巨龙,“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蜓,如双龙飞走”。

自宋代始,元宵灯会上的艺术活动大大增加,形成了万众参与的文化活动。“百艺群工,竞呈奇技”,“每夕楼灯初上”,就有市民社团及艺人上街表演各种舞蹈、杵歌、傀儡、竹马等节目,“其多至数千百队”、“连亘十数里”。另外北宋为金所逼,迁都临安后偏安一隅。统治者为了粉饰太平,每年都要国人在元宵节张灯结彩,大事欢庆,所谓“南宋时观灯独盛”,趁这个机会,一些文人学士便“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话,戏弄行人。”至此,灯和谜发生联系,结下了不解之缘,诞生了“灯谜”。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灯谜也愈发的多样化,逐渐演变为中国文化的油一颗明珠。

元宵灯节既有朝野同乐、举国同欢的可喜可贺一面,亦有民众不堪重负的一面。北宋时,蔡襄守湖州,为了应对皇帝要求在元宵节拚凑太平盛世的场面,不管家贫家富,命令民间每家人上元夜之时必点灯七盏。这件事揭示了封建时期官府为营造歌舞升平的局面而大办灯会劳命伤财的行径。据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记述:“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这也是后来流传甚广的一句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缘由。


元代

对于彩灯而言马上民族开创的元代就没有那么友好了。统治者们借着“生命在于运动,放假就是休息”的口号,把大部分假期都取消了,一年下来只剩了16天的假期。当然,彩灯在元代也不是毫无发展的。对于元宵节,统治者们自己还是很喜爱的。据说扎花灯,忽必烈都要亲自动手;比如元武宗,在大明殿里又是赏花灯,又是猜灯谜,玩得不亦乐乎。另外在元大都时期开始了元夕赏花灯树。《析津志》记载,北京大都城建造时,元成祖忽必烈咨询元帝国设计师-刘秉忠,大内的中轴线如何确定?刘秉忠答曰,以丽正门外第三桥南的一棵大树为向以对。忽必烈欣然同意,于是封这棵大树为独树将军。此后每年元宵三夕,大树身上便挂满诸色花灯。

明清

花灯形成规模则是在明清时代,坊间更出现灯市,贩售各种花灯,式样繁多,争相竞秀。花灯活动人声鼎沸,花灯的制作工艺也得到很大提升,以竹木作灯架,丝绸、布料、纸张做灯面,加以各式图案以及灯穗,佐以文人题诗,工艺精湛,十分精美。全国各地种类繁多,灯式不一,各有流行。台湾花灯,俗称“鼓仔灯”,因早期制作时多形似锣鼓而得名,流行的种类有走马灯、骰子灯、圆灯、关刀灯等。花灯在这个时期也不仅仅作为观赏,也具备了祈福和增添气氛的的用途,中国人元宵迎花灯的行为在这个时期也就根深蒂固了。

元宵灯节以光彩夺目的风姿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新奇创意。其丰厚的文化内蕴和迷人的艺术魅力,如同磁石般吸引着千家万户。明清时期的人们不仅以张灯观灯为乐,而且以灯多灯好斗胜争强,元宵灯节成了制灯扎灯艺术的赛会。人们在忙碌了一年之后,都会选择在春节期间轧制属于自己的花灯。在许多城市乡镇,“无不灯,无不棚”。火树银花、歌舞百戏、举国欢庆的元宵灯会,深受大家的喜爱,形成了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持续的发展,灯彩越来越奇巧,场面越来越宏阔,娱乐越来越丰富,经济贸易越来越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迁居金陵,举办灯市,灯火通明,市场长约十里许,出售各式各样的花灯及节日物品,使元宵灯节的商贸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永乐七年,明成祖朱棣谕礼部诸臣:自正月十一日开始,其赐元宵节十日百官朝参不奏事,有急事具本封进取处分。听军民张灯饮酒为乐。五城兵马驰夜禁。著为令。元宵节赐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宴。”自此,元宵节的假日游庆时间,达到了历史上最长的节假期。上元之日。明朝的太监都要穿上制有灯景图案的褂子。禁中乾清宫前,从上年12月24日起至次年正月17止,每日白天放炮,晚上点燃鳌山,岁以为常。车驾驻两京,皆赐以观灯宴。


清代沿明旧习,元宵灯节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采。正月十五日及前后两天,清官及北京市肆均悬灯庆贺节日。在宫中,不仅张挂各式华贵的宫灯,而且冰灯也进入了宫庭陈列。乾隆皇帝有御制《冰灯联句》,诗序中曰:“片片鲛冰,吐清辉而交璧月;行行龙烛,腾宝焰而灿珠杓”,可见宫庭灯景的壮观。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中,描写了大观园中的元宵灯节盛景。元夕夜,贾元妃省亲进了大观园,“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园中香烟缭绕,花彩摈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执指太监跪请登舟,贾纪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 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 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 桂揖兰挠,自不必说。”可谓是一派胜景。

图文热点